当前位置:首页 >评论专栏 >《科学时评》>正文

就业指导课应该教什么

 2025/4/22 14:24:07 《科学时评》 作者:经济日报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最近,一位资深经纪人帮求职演员修改简历的视频火遍全网。视频中,经纪人与求职者一对一深度交流,让其明晰个人定位,提出自己的择业诉求,并站在专业经纪人的角度指出业内择人时通过简历看什么。网友直呼:“这才是就业指导课应该教的”“高校就业指导课也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”。

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,促进学生职业发展,多数高校都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。但现实中,学生急于获取求职知识和相关课程到课率并不高的矛盾往往并存,这是为什么?

师资专业程度不足是原因之一。不少高校缺乏专职就业指导教师,多由学工人员兼任,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,课程内容实践性不足,指导难以深入、专业。这类课程通常更新较慢,与市场实际脱节,难以适应就业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
课程针对性不强,也是通病。多数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往往偏重理论化、通识性知识的讲解,缺乏针对不同行业、职位以及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。“老师讲、学生听”的灌输式教学,也存在模式单一、学生参与度不强、课程互动度不高等问题。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》,提出要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,完善相关课程标准,打造一批国家规划教材、示范课程和教学成果。这段火遍全网的修改简历视频,给就业相关课程标准的建立带来重要启示——除了心理调适、法规政策教育等必要的理论通识内容,还应有更多“干货”。

课程内容要注重实践。就业指导课直接对接学生求职实践,只讲理论、通识而没有模拟实践训练是不行的。可吸取市面上就业技能课的一些长处,对接就业面试实践,真题模拟训练“自我介绍”“压力谈话”“无领导小组讨论”等就业面试时常出现的环节,提供实用的技巧、方法。

课程设计要“与我有关”。虽然是公共课,但老师有责任具体到每一位学生。要协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路径和需要的职业能力。帮助学生清晰认知自身优势、劣势,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位学生依据求职方向修改简历、提升能力,以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。

教师与课程应该提供的帮助是可行性操作,而不仅仅是模糊的理论。只有这样,才能帮助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实现“精准对接”。 (孙庆坤)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