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评论专栏 >《科学时评》>正文

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多支持

 2025/4/22 14:22:30 《科学时评》 作者: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近日,清华大学发布课程新政策:本学期起,每天第五大节课(17时5分至18时40分),原则上不排课,鼓励学生开展体育锻炼。同时多项贴心举措上线,每天17时后,学生可以到乒乓球馆、冰上运动中心、网球馆、壁球馆等多个场地场馆开展锻炼。其中游泳馆浅水区在特定时段设置了学生免费专场。

清华大学自1912年即设立体育部,成为中国最早开设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之一。不同时期,清华大学都在体育上花费不少心思。新生20公里野营拉练、新生首批500个游泳测试名额407人测试合格过关、50多个学生体育社团等校园新闻,都反映了百年清华对体育的重视。

从清华大学多年来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以看出:积极为学生营造体育锻炼氛围,是一件需要久久为功的事情。不同时代,社会环境有所不同,需要不断革新才能确保相关政策具有连续性。同时,以此为契机,一个本应成为常识的教育理念也应得到重申:强健体魄是每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。

只要有心坚持体育锻炼,任何时候都不晚,很多地点都可以进行。学校安排固定的体育锻炼时间,并开放配套的软硬件设施,为学生科学合理规划校园生活提供了导向,也为学生们开展体育锻炼带来更多便利。数据显示,清华实施这一举措后,该时段排课量同比下降74%,上课学生数同比下降86.1%。由此可见,学校的这一举措赢得了学生们的欢迎,许多学子响应学校的号召,在傍晚的“黄金时段”离开教室,进行体育锻炼。

实际上,大家对于高校鼓励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锻炼,有着不少期许。一些知名高校既有培育卓越人才的能力,也有重视体育锻炼的传统,这些足以说明把时间花费在提高身体素质上并不会影响学业推进、人才成长。我们期待,更多高校重视体育教育,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多支持。当中国大学都能够在体育上投入更多精力、时间,那么年青一代必定能在运动中强意志、健身心,以更健康的体魄、更良好的心态“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”。(陈城)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