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学术科普 >学术科普>正文

春季痛风预警 教你用吃打败高尿酸

 2025/4/15 14:35:25 学术科普 作者:北京青年报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别以为只有夏季的啤酒、烤串、小海鲜“痛风套餐”才能勾起痛风。随着气温回升,人体代谢加快,春季也是痛风发作的高峰期。今天,营养师就来教你如何用“吃”打败高尿酸。

春季痛风的幕后推手

气温变化大

春季气温像坐过山车,早晚温差大。身体为了适应这“任性”的天气,新陈代谢加速,尿酸生成也跟着“加班”。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,尿酸溶解度降低,更容易结晶,堵在关节里引发痛风。而且,寒冷天气让血管收缩起来,关节血流减少,尿酸盐沉积更严重。

饮食不规律

春季聚会多,烧烤、火锅、海鲜大餐不断。这些高嘌呤食物一进肚子,尿酸水平“嗖”地一下就上去了,痛风风险直线飙升。再配上啤酒、白酒,简直是给尿酸代谢“添堵”。

运动增多补水不足春天来了,大家纷纷出门活动,运动量上去了,出汗也多了。但很多人运动后不及时补水,尿酸排泄受阻,痛风就容易“找上门”。而且,过度劳累还会加速尿酸生成,简直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
炎症反应增强

春季是过敏和感冒的“旺季”,免疫系统被频繁刺激,炎症因子“炸毛”,白细胞介素6(IL-6)和肿瘤坏死因子α(TNF-α)等因子大量分泌。这些因子不仅让关节炎症“火上浇油”,还可能促进尿酸盐沉积,让痛风症状更严重。因此,痛风患者春季一定要注意保暖、饮食清淡、多喝水、适度运动,别让痛风“乘虚而入”!

七类食物千万要忌口

动物内脏

动物内脏如肝脏、肾脏和心脏等是嘌呤的“重灾区”,如每100克肝脏中就含各类嘌呤约300毫克。这些内脏器官在生理过程中负责合成和分解各种代谢物,因此富含大量的核酸和嘌呤。食用这些高嘌呤食物会迅速升高血液中的尿酸浓度,进而引发痛风发作。

水产品类

鱼、虾、蟹、贝类中嘌呤含量为食品中之最,90%鱼类中嘌呤含量高于100毫克/100克,而贝类、虾类中的嘌呤总含量更高于鱼类,这些食物摄入后可被人体迅速吸收并代谢成尿酸,导致尿酸浓度升高,促进结晶沉积。在痛风急性发作期,应完全避免食用带壳海鲜。

红肉

长期食用大量肉类及加工肉制品会提高痛风发病率。特别是过多摄入牛、羊、猪等红肉会增加尿酸合成,同时由于红肉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,可能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。因此,高尿酸和痛风的患者需适当减少红肉的摄入,同时所有肉类食物要焯水后再进行烹饪,以减少红肉中的嘌呤含量。

浓汤

肉汤、骨头汤这样的浓汤中所含嘌呤浓度通常很高,特别是在长时间煮制后,肉类中的嘌呤会大量溶解到汤中。随着炖煮时间的增加,汤的嘌呤浓度可能比单纯的肉类还要高。

啤酒

在各类酒精饮品中啤酒引起痛风的风险最大。啤酒中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鸟嘌呤核苷酸,这种化学物质在人体中会代谢生成尿酸。同时,啤酒中酒精代谢产生的乳酸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,导致尿酸水平升高。

白酒

虽然白酒的嘌呤含量较低,但其酒精浓度高,酒精代谢时会产生乳酸,与尿酸相竞争,导致尿酸排泄受阻,从而诱发痛风。因此,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可能导致肾脏功能障碍,阻碍尿酸的排出。

调味品和补充剂

某些调味品中的嘌呤含量也不低且容易被我们忽视,比如酵母、蚝油、海鲜酱、鱼露等。因此,痛风患者尽量选择天然食材调味,或者嘌呤含量低的调味品,比如葱姜蒜、八角、桂皮、醋、柠檬汁、橄榄油等。其他复杂调味品尽量“清淡、少放”。

六类食物纳入“抗风食谱”

低脂奶制品

脱脂牛奶、低脂酸奶等奶制品富含钙、维生素D和乳清蛋白,有助于减缓尿酸的升高,并促进尿酸的排泄。

优质蛋白

鸡蛋中嘌呤含量低于19毫克/100克,且富含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,有助于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,而不会增加体内尿酸的负担。豆制品作为优质蛋白质的代表,既不升尿酸也不降尿酸,高尿酸和痛风患者适量吃是没有问题的。

蔬菜

蔬菜是公认的降尿酸好帮手,70%的蔬菜嘌呤含量低于50毫克/100克,蔬菜如西蓝花和黄瓜,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,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浓度并帮助排除体内过多的尿酸。西蓝花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可以促进体内尿酸的代谢,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。因此,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对血清尿酸值贡献很低,我们要足量来摄入,一般人群推荐一天1斤菜。

全谷物主食

全谷物食品(如燕麦、糙米)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,能够促进消化、控制血糖,并减轻肾脏负担,有助于改善尿酸代谢。全谷物中的镁和钾也有助于调节血压,并减缓尿酸生成。每天主食要粗细搭配,粗粮占比不少于1/4。

低糖水果

如草莓和蓝莓,富含抗氧化物质,特别是花青素,有助于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,同时其低糖性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,避免果糖过多引起尿酸升高。水果适量吃能帮助降尿酸,但过量的水果则会适得其反,因此,推荐每天100至200克水果,不喝果汁。

充足饮水

饮水不足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,低水平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应在1500毫升以上,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每天建议2000至3000毫升,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溶解嘌呤,稀释尿酸,促进其通过肾脏排泄。饮水方式优先选用白开水,也可饮用柠檬水、淡茶、咖啡、苏打水等。

这些好习惯有助降尿酸

控制体重

体重过重会加重尿酸代谢异常,增加尿酸生成,降低其排泄。保持健康体重可以减少痛风的发生风险。

适量、规律运动

运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。温和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,防止尿酸堆积。

规律作息

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代谢,减少由于过度疲劳导致的尿酸代谢紊乱。确保每晚睡眠7至8小时。

·小贴士·

痛风有多痛?懂的都懂!

痛风,是人体内尿酸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,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(高尿酸血症)并形成尿酸盐结晶的一种代谢性疾病。痛风(Gout)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“gutta”,意思是“滴”或“点滴”。这个词最初被用来描述痛风发作时,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沉积,就像液体滴落一样。

都说痛风发作的时候就像被恶魔咬住了大脚趾头般,我们门诊痛风的患者描述为:“痛彻心扉”,痛感来得非常突然,大脚趾仿佛被一把火灼烧,或者被一把锋利的刀子不断切割。这种疼痛不仅让人难以忍受,还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。

文/王勃诗 李龙翔(北京大学人民医院)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