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评论专栏 >《科学时评》>正文

城市更新行动,拿什么杜绝“面子工程”

 2025/5/22 9:03:44 《科学时评》 作者:北京青年报 老鹰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老鹰

5月20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有关情况。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,在组织实施上,《意见》提出,要坚持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杜绝“面子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,确保把实事办实、好事办好。

城市更新是城市新陈代谢的重要方式,可以让城市更有活力、更有朝气地走向高质量发展,不仅有经济功能——可成为撬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也有民生功能——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在过去城市化进程中,就伴随着城市更新行动,但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调性不够,也缺乏顶层设计。

此次出台《意见》,被认为填补了此前这一重要领域顶层设计的空缺。从其提出的城市更新八大主要任务来看,既涉及既有建筑、老旧小区、老旧街区、老旧厂区、城中村等更新改造,也涉及基础设施、城市生态、历史文化等改造、修复和保护。在支撑保障方面,围绕破解城市更新工作的难点问题,提出包括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等六方面举措,将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
其中,在总体要求部分就明确提出,不搞劳民伤财的“面子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。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又重申了这一承诺和要求。这意味着此轮城市更新行动将以更务实的态度推进,兼顾“面子”与“里子”,实现全方位蜕变。

“面子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脱离实际需求,片面追求视觉形象或政绩表现,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并无多少好处,而且劳民伤财,损害城市公共利益。过去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过一些“面子工程”,被舆论和有关部门点名批评,今后必须杜绝这类工程抬头。

城市更新既需要“面子”也需要“里子”。为何需要“面子”?有人给出的理由是,城市需要“颜值”,更新行动就是为城市争“面子”,甚至认为更新行动就是让城市更有“面儿”。这显然是一种误读。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、系统性战略行动,绝非简单的“涂脂抹粉”,而是要兼顾“面子”与“里子”,实现全方位蜕变。如果城市为“面子”而更新,将会走入歧途。

这也提醒我们,在城市更新行动中,既要从思想观念上纠正错误认知,也要建立健全适应城市更新的实施机制。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、以项目为牵引的体制机制,抓体检、抓规划、抓落实,确保行动科学有序推进。比如凡是涉及城市更新工程项目,加强项目论证和审批,做好提示、引导和把关工作,确保工程科学有序推进。

再如,在工程规划阶段充分做到知民意、汇民智、聚民力。实践证明,让民意参与把关,是防止“面子工程”浑水摸鱼的有效办法。这既要公开重大项目信息,也要通过座谈会、听证会,听取专家学者、民意代表的意见建议。

另外,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。既要总结推广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经验,完善全链条政策机制,也要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,设立城市更新专项;既要探索可持续投融资模式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,也要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,满足金融需求。为其提供更多政策保障,将会有力推动城市更新行动的落实。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