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评论专栏 >《科学时评》>正文

莫让“带病上班”演变为生命绝唱

 2025/3/27 10:06:52 《科学时评》 作者:红网 袁文良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袁文良

在职场环境中,“带病上班”早已不再是个例,甚至被一些人视为责任感的体现,但现象背后隐藏的健康意识、企业文化困境及团队关系问题却值得深入探讨。近日,国内权威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51job展开调查,结果显示,有82%的受访职场人曾有“带病上班”的经历。

长期以来,“带病上班”者多受到表扬,尤其是一些“带病加班”的人往往被树为先进典型,有时还被冠以“最美”“感动”之词予以宣传,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。然而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不论是“带病上班”,还是“带病加班”,都是对身体的不负责任,其后果着实令人痛心。近年来,“因病猝死”的报道时不时会引起人们的震撼,而每一个猝死案例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支柱的倒塌,都是对一个家庭的无情伤害。所以,对“带病上班”甚至“带病加班”的当事者,我们要转变过去的“表扬”“评先”等传统观念,除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外,更应该发出“警报”,“强制”其就医休息,莫让“带病上班”演变为生命绝唱。

首先,从社会角度来说,要减少对“因病猝死”现象的“赞誉性”宣传。现实生活中,每每发生“猝死在工作岗位”事件,除对当事人的家属进行亲切慰问外,往往会大肆宣传,追授称号,号召大家向其学习,使一些患有小毛小病的人也“不好意思”请假去看医生。所以,不论是媒体,还是当事人所在的单位,要合理掌握宣传力度,使大家认识到学习先进学习的是其爱岗敬业、废寝忘食的忘我奉献精神,而不是学习其“带病上班”,更不是学习其“猝死在工作岗位上”。

其次,从单位角度来说,要对患病员工施以人性化关怀。现如今,无论哪一个单位,都可以说是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。所以,不少员工为了按时完成任务,也是为了不因为请假而影响绩效考核,便坚持“带病上班”甚至“带病加班”。所以,作为单位及其单位的负责人,要时刻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,根据具体工作的性质设置个性化的作息制度,鼓励员工身体不适时及时请假就医,切实保障员工的休息权和就医权。同时,对“带病上班”的行为及时发出“警报”。

再次,从个人角度来说,要树立正确健康的工作观。我们都知道,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工作来创造美好的生活,并从中获得成就感。但我们也要知道,只有劳逸结合、张弛有度,掌握好自己的工作节奏,平衡好工作、健康、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,才能保持恒久的发力,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成绩。如果长期“带病上班”甚至“带病加班”,就会因小病不及时诊治而积成大病,这无疑是对自己身体的过度消耗,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,到时悲剧发生时可就无处购买“后悔药”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