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觉也有最佳“黄金时间”,不是23点,也不是0点……
2025/4/1 15:05:06 学术科普 作者:广州日报 综合人民日报、健康时报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| 字体大小:-│+ |
睡够10小时还是觉得累?
同样都是睡觉
有人睡醒精力充沛
有人却感觉疲惫无比
可能差在了这里——
没选对入睡时间
选对时间睡
确实能休息得更好
睡眠“黄金时段”到底是几点呢?
图片由AI生成
01
为什么医生总建议晚上10点入睡?
这是睡眠黄金时间
1、中医:晚上10点多是最适合入睡的时间
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全毅红2022年在该院公众号发文表示,中医认为,子时(晚上11点~凌晨1点)和午时(中午11点~下午1点)是一天中最适合睡觉的时间,能快速帮助人体修复损伤、养精蓄锐,达到最佳状态。
比如,从晚上10点半开始准备入睡,11点左右可以进入睡眠状态,一直到早上6-7点,也就是卯时或辰时,效果最佳。
2、西医:晚上10点褪黑素分泌“黄金时间”
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师董文辉2021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介绍,通常晚上9点或10点大脑开始分泌褪黑素。随着褪黑素分泌的增加,身体会出现睡意,提醒你就寝时间到了。
褪黑素可以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潜伏时间,改善睡眠质量,减少睡眠中的觉醒次数,缩短浅睡时间,延长深睡眠阶段,使次日唤醒阈值下降。
我们在晚10点到凌晨2点处于睡眠状态,可以获得最佳的激素分泌和恢复效果。这段时间可称为“黄金时间”。
图片由AI生成
2021年《美国医学会杂志·网络公开》发布的一项涵盖26个国家、13.6万余名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:晚上10点以后上床睡觉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,更容易出现肥胖和腰围过大,而且白天补觉并不能抵消这种风险。
02
改善入睡时间
试试这3点
1. 睡前90分钟远离电子屏幕
褪黑素的分泌与光线息息相关,环境越暗,褪黑素的分泌越充分,有助于我们更快入睡。董文辉医生提醒,睡前远离电子产品尤为重要。电脑、手机等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干扰身体的生物钟,进而影响睡眠质量。因此,建议在睡前90分钟内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。
如果实在需要使用手机,可以尝试“听代看”的方式,选择一些适合睡前收听的节目或影视剧音频。这不仅能够减少蓝光的影响,还能帮助放松身心,为睡眠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2. 最好睡前30分钟再上床
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叶京英指出,睡觉时不宜过于焦虑。一些人早早洗漱完就躺在床上“等待”睡意,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
建议在睡前30分钟或感到困意时再上床休息,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。避免今晚9点睡、明晚12点睡的不规律行为,这样才能帮助身体逐渐建立稳定的生物钟,提升睡眠质量。
3. 从早睡15分钟开始调整
对于那些作息时间较晚的人来说,直接调整到早睡可能会比较困难。此时,可以尝试循序渐进的方式,每天比原来的入睡时间提前15-30分钟。
例如,一个人原本凌晨3点睡、8点起床,可以先固定这一时间,白天正常工作且不补觉。2-5天后,将入睡时间提前至凌晨2点30分,再过2-5天提前至2点。以此类推,逐步恢复到理想的作息时间。此外,白天多晒太阳、适度运动,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节律,让身体更快适应新的作息安排。
通过以上三点的调整,结合健康的生活习惯,不仅可以逐步改善入睡时间,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睡眠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