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年前那场“绝密攻关”!我国原子弹的“心脏”这样诞生
1964年10月16日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鲜有人知的是,原子弹的“心脏”——用于浓缩铀-235的关键部件“甲种分离膜”出自上海冶金研究所的杏佛楼。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美国、英国和苏联,我国必须自力更生!
1962年初,4个单位的60多名攻关人员在杏佛楼集结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。没有空调、没有电扇,研究人员常常汗流浃背,还要避免流下来的汗水弄坏机器。8个人住一间集体宿舍,吃的是薯干烧饭,没有无线电,更没有电视机。更有不少研究工作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。
经过不懈的艰苦奋斗,1963年底,研发工作完成。“甲种分离膜”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及随后的氢弹爆炸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。1984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。
(科技日报陈可轩潘宇菲)
信源地址:/html/shownews.aspx
分享1 |
版权声明
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